该公司按照省公司专项工作要求,开展存量资产三清理两提高专项行动,大力夯实有效资产,进一步规范工程竣工及转资流程和标准,按照业务归口、谁发生、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建设部门、实物管理部门、运维检修部、财务资产部统一联动,做好PMS、ERP系统设备台账建立及资产新增,提升资产效能。
目前,在推进碳市场建设方面,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全部成功启动并持续运行已有6年,截至2020年8月底,中国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4.06亿吨,成交额92.8亿元。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进一步向企业明确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价值理念,也预示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紧锣密鼓展开。
签约仪式上,业内专家认为,央企率先行动可以对石化行业起到示范作用,也将对我国和全球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除提出先进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开展行业达峰行动方案编制以外,中国石化还可以开展供应链管理以及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工作,推动整个行业积极参与碳市场,进一步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与运用,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包括开展CCUS等低碳零碳技术应用示范等。中国石化近日已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三家单位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正式开启了碳达峰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研究的序幕。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生态环境部还将系统部署开展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明确各地方、各重点行业达峰目标的路线图、行动方案、配套措施。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曾公开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主要面临三方面的艰巨挑战:一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产品能耗度较高,增加值率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非常艰巨。此外,纳入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注登系统向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不少于经核查排放量的配额量,履行配额清缴义务。
一位气候变化研究资深人士认为,石化、钢铁、水泥行业将很可能继电力行业之后,纳入碳市场建设范围。石化行业就碳达峰、碳中和开展路径研究,甲烷控制、CCUS等技术应用是重点在日前中石化举办的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课题研讨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除了抓紧推进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上线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外,在确保碳市场平稳有效运行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参与的行业范围和主体范围,逐步增加交易品种。与会领导、青年员工代表就新员工提出的疑问和建议进行了现场解答和反馈。
座谈环节,新员工围绕对从事岗位的认知、工作和生活的困难及疑惑、个人职业规划等话题进行发言。当日下午,2020届全体新员工在拓展基地开展大型道具趣味竞技运动会,包含了旱地龙舟、运转乾坤、团队接力赛等一系列活动。员工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互帮互助、默契配合,出色地完成了每项任务。公司、分公司相关领导及2020届新员工、青年员工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
公司、分公司相关领导及2020届新员工、青年员工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活动为新员工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促进了各位员工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团队间的默契度和协作能力,帮助新员工更好更快地融入中建电力这个大家庭!。
与会领导、青年员工代表就新员工提出的疑问和建议进行了现场解答和反馈。员工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互帮互助、默契配合,出色地完成了每项任务。当日下午,2020届全体新员工在拓展基地开展大型道具趣味竞技运动会,包含了旱地龙舟、运转乾坤、团队接力赛等一系列活动。为进一步了解新员工入职后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近期,中建电力南方分公司团总支组织开展2020届新员工入职百日座谈会。
座谈环节,新员工围绕对从事岗位的认知、工作和生活的困难及疑惑、个人职业规划等话题进行发言根据《关于2021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允许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发电主体规模仅增加3%。如不进一步放开发电侧,用户侧交易增长空间恐将比较有限。每度电0.4元左右的价格符合市场预期,协议价格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一、明年市场化机组供应规模仅温和增长。
年度交易合同实际价格平均为-53.1元价差,折算后约为400元(59美元)/兆瓦时。发电侧已通过中长期合约锁定收益,因此在现货市场的出价可能更低更随意,导致现货价格与中长期协议的价差进一步扩大。
年度交易价格水平2021年的年度双边协商价格比当地煤电基准价每千瓦时0.453元低0.0531元,价差约占12%。截至目前,工商业用户用电量已放开约占潜力空间的一半。
二、在中长期签约保证95%要求的政策限制下,即使现货价格低,电力用户也无法从中获益,故不会显著减少对协议电量的需求。且与参与市场交易的煤电和气电机组规模(76GW)相比,进入规模并不大,估计往后几年才会陆续提高。2021年市场交易规模增长最慢五年多前,广东作为电改的领头羊启动直接交易市场,交易规模从2016年的420亿千瓦时增至今年的2600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达60%,到2020年底已占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的35%。中长期协议电量应覆盖不小于其实际电量的95%,现货交易规模有限对所有可参与市场交易的用户,交易规定要求中长期电量覆盖高达95%,换句话说仅有5%的电量可能暴露于现货交易价格,比去年广东刚开始现货结算试运行时要求的90%更为保守,难免抑制现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用户侧电力市场改革空间已大于发电侧空间居民、农业和保障服务部门等受保护的电力用户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意味着市场化潜力空间有69%(届时工商业市场交易电量将超过4600亿千瓦时)。当前送电省份大多也不愿意因为市场化而降价出售自己的电力,希望通过放缓市场化步伐而保持价值这些都导致了西电东送放开的困难。
外来的西电东送电量将分阶段进入市场广东跨省受入云南、贵州、湖北等地的累计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年,整体占广东供电量的比例30%以上。广东这次首度提出,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放开跨省跨区存量资源参与市场交易,并加大受入电量管控力度,而推进西电市场化交易的实际成效还有待观察。
最新情况作为中国电改先锋,广东近日发布了《关于2021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然而,因上述的市场化机组规模有限且求稳发展的考虑,2021年的交易规模增幅将是过去几年中最低的。
一组数据2700亿千瓦时2021年广东电力市场的市场电量总体规模35%2020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广东省内用电量的比例59美元/兆瓦时经折算的2021年广东年度双边协商合同均价。2021年核电准入两个机组,规模共2GW,仅占全省核电装机量的13%以内。
本报告探讨了深化电改为何需要纳入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等的更多电量进入市场。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从去年的2600亿千瓦时增至2700亿千瓦时,扩大发电侧和用户侧主体准入规模,并为现货市场的不间断结算运行做好充分准备。核电新贵从2021年开始,除了已经进入的燃煤和燃气电厂外,部分核电机组也需进入电力市场。因发电侧准入规模有限,工商业市场交易电量增长可能受限。
2021年广东电力市场把市场电量规模设定为2700亿千瓦时,较2020年小幅增长4%,是自2015年电改以来增幅最小的一年。但由于这些跨省电量大多是市场管控较严的时候签订的政府间协议,所以较难放开给市场。
总体保持稳定,略低于去年价格。广东核电曾在过去几年的争议当中,始终与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和(本省)水电等其他发电技术一样,不需要参与市场交易、享受政府保障的电价
根据《关于2021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允许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发电主体规模仅增加3%。本报告探讨了深化电改为何需要纳入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等的更多电量进入市场。
用户侧电力市场改革空间已大于发电侧空间居民、农业和保障服务部门等受保护的电力用户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意味着市场化潜力空间有69%(届时工商业市场交易电量将超过4600亿千瓦时)。总体保持稳定,略低于去年价格。因发电侧准入规模有限,工商业市场交易电量增长可能受限。但由于这些跨省电量大多是市场管控较严的时候签订的政府间协议,所以较难放开给市场。
每度电0.4元左右的价格符合市场预期,协议价格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一、明年市场化机组供应规模仅温和增长。一组数据2700亿千瓦时2021年广东电力市场的市场电量总体规模35%2020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广东省内用电量的比例59美元/兆瓦时经折算的2021年广东年度双边协商合同均价。
2021年核电准入两个机组,规模共2GW,仅占全省核电装机量的13%以内。核电新贵从2021年开始,除了已经进入的燃煤和燃气电厂外,部分核电机组也需进入电力市场。
且与参与市场交易的煤电和气电机组规模(76GW)相比,进入规模并不大,估计往后几年才会陆续提高。发电侧已通过中长期合约锁定收益,因此在现货市场的出价可能更低更随意,导致现货价格与中长期协议的价差进一步扩大。
留言0